第一章:啟程與初到倫敦
踏上英倫旅途
飛機穿越雲層,當機艙廣播響起:「我們即將降落倫敦希斯洛機場,當地時間……」。英國,這片承載著文學、歷史、藝術與現代文明的土地,即將展開她的神秘面紗。
透過窗戶俯瞰倫敦,城市的燈光如繁星閃爍,蜿蜒的泰晤士河將城市切割成南北兩半,標誌性的倫敦眼與碎片大廈(The Shard)點綴著天際線。這是一座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都市,一如狄更斯筆下的霧都,又如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繁華。
抵達希斯洛機場,入境手續意外地流暢,幾句簡單的對答後,拖著行李走進英國的國土。倫敦的空氣帶著些許濕潤,天色陰沉,似乎正迎合著英國「多雨的天性」。
倫敦初印象:霧都的魅力
從皮卡迪利圓環(Piccadilly Circus)開始探索倫敦,霓虹燈閃爍,宛如倫敦版的「時代廣場」。沿著攝政街(Regent Street)漫步,兩旁是典雅的新古典主義建築,擁擠的街道上充滿購物人潮,這裡是倫敦繁華的一面。
繼續前行,來到威斯敏斯特區(Westminster),大笨鐘(Big Ben)矗立於泰晤士河畔,這座鐘樓見證了英國數個世紀的風風雨雨。議會大廈(Houses of Parliament)金碧輝煌,與河岸的維多利亞建築交相輝映,讓人忍不住想起「日不落帝國」的輝煌時代。
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與倫敦橋
夕陽西下,泰晤士河畔染上一層暖色調,這時正適合造訪倫敦塔(Tower of London)。這座中世紀堡壘曾是王宮、監獄,甚至行刑場,如今則成為英國皇室珍寶的所在地。走在石砌牆內,彷彿能聽見昔日宮廷的耳語,也讓人想起關於安妮・博林的悲劇故事。
不遠處,倫敦塔橋(Tower Bridge)橫跨泰晤士河,這座維多利亞時期的橋樑,藍白色調與兩座哥德式塔樓構成標誌性的畫面。站在橋上吹著晚風,看著河面上的遊船與對岸燈火閃爍,倫敦的夜晚自有一種神秘的浪漫。
夜色中的科芬園與蘇活區
晚餐時間,前往科芬園(Covent Garden),這裡曾是倫敦的果菜市場,如今變身為藝術表演與餐廳的聚集地。街頭藝人彈奏著吉他,空氣中飄著烤魚薯條的香氣,我隨意找了一家英式酒館(Pub),點了一份經典的「炸魚薯條」,搭配青豆泥與塔塔醬,簡單卻極具英倫風味。
夜晚的倫敦仍然充滿活力,步行至蘇活區(Soho),這裡是倫敦的娛樂中心,酒吧、夜店、爵士樂現場演出熱鬧非凡。街頭霓虹閃爍,人群喧囂,我選擇走進一家老牌酒吧,感受英倫夜生活的氛圍。
當夜深人靜,回到飯店,望著窗外的倫敦燈火,心中暗自期待著明天的探險。倫敦,一座融合歷史與現代、傳統與創新、文學與藝術的城市,這才剛剛開始……